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体育教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学校高度重视“体教融合”,率先将中央精神融入到日常体育教育改革进程,把思想品德教育、体质素质提升、竞技水平提高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在师生比赛竞赛的互比互促中,实现体教融合、教学相长的良好态势。
一、讲实效,制度先行有保障
为了彰显落实“体教融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学校以2021年“1号文”的形式出台了《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详尽细化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从定位、课程、比赛竞赛、工作量核算、后勤保障、体育文化等多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有力地保障“体教融合”的深化实施,为全方位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体教融合”的文件精神,落实“体教融合”的根本任务,同时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师生的体育和教学活动,积极探索体育课教学的新模式,着力解决“体教融合”提出的问题,确保“体教融合”的实效性。在学校领导的直接指导和推动下,更加规范了体育管理,形成全方位的体育管理体系,为体育教师提供工作指引,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创特色,搭建探索体育教学的新模式。
针对地理位置偏远和疫情防控造成体育竞技活动开展较少的问题,公共教学部联合体育运动委员会,依托新媒体手段,建立“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体委联系群”,通过手机信息转发共享、教师体委一条线上的方式,迅速搭建起一个覆盖三个年级的联络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发布公告、体育知识链接分享等形式,再让体委转发班级微信群,让全校的学生第一时间获得体育比赛的信息,为学校的“体教融合”提供了新亮点,越来越多人投身体育运动,尽享运动的开心、快乐与激情。
由体育运动委员会编制、公共教学部田静教授创立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健身操,针对教师长期站立讲课、长期伏案工作容易造成腰颈椎劳损疲劳的特点,用短短八节的简单动作锻炼全身肌肉和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以短视频形式进行教学展示,印制动作分解挂图分发到学校各办公室,倡导教工劳逸结合,十分钟就可以强健体魄、愉悦身心,用体育锻炼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在全省同类型高校中属首创。
三、显深度,“体教融合”项目落地有声
学校努力搭建校内校外的比赛平台,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了13个教师竞技队,涵盖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自行车、徒步、游泳、太极拳、毽球、桥牌,运动项目种类齐全,文武结合,专业体育和群众性体育项目结合。
每周均按正式比赛规格开展师生足球“微比赛”,专业的裁判均由教师指导的学生组成,师生比拼、既讲竞技又讲风格,在不断的比赛氛围中,教师收获了健康,学生收获了经验,绿茵场上既有欢呼助威呐喊,又有师生拥抱其乐融融。学校还组织了师生的各项比赛,例如2021年11月举办的羽毛球师生赛共有400多名学生和100多名老师参赛。师生同场竞技践行了“体教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师生积极向上、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风貌。
举办的每一场比赛都十分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体验,让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在“体教融合”中再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先后举办了:教工游泳赛、师生足球赛、师生拳击散打比赛、师生自行车室内体验赛、学生羽毛球趣味赛、师生排球赛。为了进一步扩大“体教融合”的范围,积极发挥体系办学的优势,运用体育手段加强系统凝聚力,先后组织了“开放大学系统”气排球、足球的形式的交流赛,及时将“体教融合”的成果与感受在开放大学系统中分享。
近期还举办了新冠肺炎防护与健康、乒乓球、匹克球、运动防护等多场体育讲座,参与人数累计达4000余人,讲座得到学生的热烈反响,现场师生交流顺畅自然,讲座营造和谐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探索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式。
学校副校长、体育运动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平下场参赛
公共教学部田静教授为学生现场讲授体育知识
师生乒乓球赛吸引众多“粉丝”围观
“新生杯”师生足球交流赛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