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至4月1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携手广东省红十字会,开展为期5天的应急救护师资专项培训。30名骨干教师通过严格考核获颁省级资质证书,为校园安全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理论实战双赋能 锻造专业急救先锋
在广东省红十字会专家团队的全程指导下,本次培训构建"理论奠基-实景演练-多维考核"三维培养体系。参训教师系统掌握心肺复苏(CPR)、AED规范操作、创伤急救等六大核心模块,通过模拟车祸现场、校园突发事件等场景开展沉浸式实训。最终全员以优良成绩通过考核,获颁《应急救护师资证书》。
二、校红协同育师资 构建安全教育新生态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始终将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本次培训不仅是学校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教育部急救教育试点院校的重要举措,更标志着学校应急救护师资培养工作迈入规范化、专业化新阶段。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学习内容实用性强,今后将把急救技能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通过“传帮带”推动应急救护知识在师生中的普及。
三、数字赋能强体系 打造急救教育新范式
学校创新提出"急救教育1234工程":
一平台:搭建集课程资源、考核认证、应急调度于一体的智慧急救云平台。
双基地:建设安全急救科普体验培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基地。
三课程:开发《常用社会急救技术》《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
四拓展:承办省级应急救护竞赛、申报急救技术专利、推动救护设备研发、开展社区公益培训。
目前,学校已与省红十字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红十字应急教育学院",并联合中国高科集团筹建"应急救援产业学院",谋求“政校行企”协同,构建“产学研用创赛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年内实现全校教职工急救培训全覆盖,让急救技能“走出校园,走进家庭和社会”,实现“人人会急救,人人能急救”。
此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构建“生命守护共同体”的新起点。为全省高职院校急救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师资辐射作用,推动应急救护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护航青年成长、建设平安社会贡献力量。
(文/图:杨礼芳 审核:王琦)
